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仅供参考,並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醫學聲明。
普魯士藍
IUPAC名亞鐵氰化鐵
别名
安特卫普蓝、柏林藍、巴黎藍、中國藍[1]
识别
CAS号
14038-43-8 ?
RTECS
V03AB31
性质
化学式
C18Fe7N18
摩尔质量
859.23 g·mol⁻¹
外观
藍色固體
溶解性(水)
不溶
危险性
MSDS
MSDS 普魯士藍
欧盟编号
未列
闪点
不易燃
相关物质
相关化学品
亞鐵氰化鈉亞鐵氰化鉀鐵氰化鉀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标准状态(25 ℃,100 kPa)下。
普魯士藍网页颜色#004469RGBB (r, g, b)(0, 68, 105)CMYH (c, m, y)(100, 73, 59)CMYKH (c, m, y, k)(100, 35, 0, 59)HSL (h, s, l)(201°, 100%, 21%)HSV (h, s, v)(201°, 100%, 41%)HWB (h, w, b)(201°, 0%, 59%)資料來源[1]B:代表值域介於0~255之間H:代表值域介於0~100之間
注意事項
本條目的顏色值可能只是參考,並非共通標準。
本條目包含了使用顏色標示的內容,可能會因為不同的閱讀環境而產生差異。參見網頁親和力。色盲人士或黑白螢幕使用者需要非色盲人士或使用彩色螢幕來幫助,或是使用無障礙軟體幫助。
普魯士藍(英語:Prussian blue;德語:Preußisch Blau 或 Berliner Blau;化學名稱:亞鐵氰化鐵;分子式:Fe7(CN)18⋅14H2O,或書寫成Fe4[Fe(CN)6]3 · xH2O簡稱:PB)是一種深藍色的顏料,在畫圖中應用。普魯士藍由狄斯巴赫(Johann Jacob Diesbach)在意外中發現,他原本是打算製造紅色顏料的。滕氏蓝(英語:Turnbull's blue)与普鲁士蓝是同一种物质,顏色略有不同是因為製備方法等的不同而導致的。[2][3][4][5]
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军队的制服颜色就是使用该种颜色,以至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沿用普鲁士蓝军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方更换成原野灰。
歷史[编辑]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是一幅大量使用普魯士藍的藝術品
普鲁士蓝,或柏林蓝、中國藍,或滕氏蓝的扩展含义并非一种颜色,而是指亚铁氰化铁这种深蓝色染料。该染料本身在历史上已有多次出现,甚至可追溯至古埃及,直至据现有记载1706年由约翰·雅可布·狄斯巴赫(Johann Jacob Diesbach)于柏林人工合成,1709年,当亚铁氰化铁作为染料开始出售时,便以其人工合成地普鲁士王国及柏林命名[6]。由于纯净的氢氰酸最初亦是由舍勒从普鲁士蓝制得,故以希腊文“蓝色”之名命名,中文亦因之。
製造[编辑]
最初狄斯巴赫把草木灰和牛血混在一起,製成亞鐵氰化鉀,其三水合物俗称黄血盐,後與三氯化鐵(或其他能够提供三价铁离子的物质)反應後產生:
3
K
4
F
e
(
C
N
)
6
+
4
F
e
C
l
3
→
F
e
4
[
F
e
(
C
N
)
6
]
3
↓
+
12
K
C
l
{\displaystyle \mathrm {3K_{4}Fe(CN)_{6}+4FeCl_{3}\to Fe_{4}[Fe(CN)_{6}]_{3}\downarrow +12KCl} }
工业合成手段产生后,最初是由BASF前身法本公司大批量生产。如今通常以亚铁氰化钾和硫酸亚铁首先反应,生成亚铁氰化亚铁,然后使用含钾离子的氧化剂氧化亚铁离子生成亚铁氰化铁沉淀,再过滤干燥形成工业品亚铁氰化铁。
物质資訊[编辑]
普鲁士蓝是经典的配合物。其配体为六个氰基,中心离子为二价铁离子。氰基与二价铁离子共同通过配位键组成六氰合铁(II)酸根(整体显-4价)作为普鲁士蓝的内配位层(内界)。而外层的三价铁离子与钾离子作为普鲁士蓝的外配位层(外界)通过离子键与六氰合铁(II)酸根以离子键的形式相连接。结构方面,普鲁士蓝为六面立(正)方结构。氰基作为立(正)方的各条棱连结处于顶点的铁离子,其中相同价态的铁离子在各面上均互为对角,而每间隔一个立(正)方,钾离子会被包裹在其中。
普魯士藍與紺色、琉璃色的比較。
用途[编辑]
医疗[编辑]
在医疗上使用的普鲁士蓝实际上是亚铁氰化钾铁,化学式是
K
F
e
[
F
e
(
C
N
)
6
]
{\displaystyle \mathrm {KFe[Fe(CN)_{6}]} }
[7],用来治疗经口的急性或慢性铊中毒。铊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钾後,形成不溶性物质随粪便排出。用量一般为每日250mg/kg,分4次,溶于50ml 15%甘露醇中口服。同时适量补充氯化钾,高濃度钾離子能增加肾对铊離子的清除能力,可能与钾竞争性阻断肾小管对铊的吸收有关,同时钾會动员细胞内的铊移到细胞外,使血铊含量增加,導致临床病情加重,需要慎用。
染料[编辑]
大本钟的鐘面恢復了1859年原始的普魯士藍和金色配色方案[8]
作为首次出现的工业合成染料,因其稳定性,且不溶于水,其着色效果远强于以往的有机天然染料靛蓝,虽存在些許毒性,但被德意志第二帝国作为军服染料长时间使用,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也以其为正规军队的标准染料。
顔料[编辑]
普魯士藍是畫家最常用的藍色顔料之一,其中日本江戶時代名畫家葛飾北齋使用它來繪畫《神奈川沖浪裏》中的海水。
工程[编辑]
亚铁氰化铁的油性溶液(“工程师蓝”)被用于工业制造,如冲压和铸造工艺。
化工检验[编辑]
常用来检验溶液中二价铁离子的存在,产生标志滕氏蓝沉淀
[
Fe
(
CN
)
6
]
3
−
+
K
+
+
Fe
2
+
=
KFe
[
Fe
(
CN
)
6
]
↓
{\displaystyle {\ce {[Fe(CN)6]^3- + K^+ + Fe^2+ = KFe[Fe(CN)6]v}}}
在分析化學中[编辑]
普魯士藍是在普魯士藍測定總苯酚時形成的。 樣品和酚類標準品加入酸性氯化鐵和鐵氰化物,鐵氰化物被酚類還原成亞鐵氰化物。 三氯化鐵和亞鐵氰化物反應生成普魯士藍。 將樣品在 700 nm 處的吸光度與標準品進行比較,可以測定總酚或多酚[9][10]。
参见[编辑]
鈷藍色
結晶紫
荧光素
矽酸銅鋇(中国蓝)
玛雅蓝
参考文献[编辑]
^ 约翰·巴朗; 程方,宋元生译. 西洋绘画实用词典.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06: 183. ISBN 7-102-00477-X.
^ Carson, Freida L. (1997). Histotechnology: A Self-Instructional Text (2nd ed.), pp. 209-211. Chicago: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Pathologists. ISBN 0-89189-411-X.
^ Tafesse, Fikru.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russian Blue or Diaquatetraaminecobalt(III) Promoted Hydrolysis of 4-Nitrophenylphosphate in Microemuls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03-06, 4 (6). ISSN 1422-0067. doi:10.3390/i4060362 (英语).
^ Verdaguer, Michel; Garde, Raquel; Galvez, Natividad; Desplanches, Cédric. Electrons at Work in Prussian Blue Analogues.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Interface. 2002-09-01, 11 (3). ISSN 1944-8783. doi:10.1149/2.F06023IF (英语).
^ 蕭米珍. 淺談普魯士藍-Prussian blue (PDF). 高雄女中. [2016-04-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28).
^ Huyse, Philip. Herodot. Hildesheim / Zürich / New York, Georg Olms Verlag, 2000, 209 p. (Studienbücher Antik 3).. Abstracta Iranica. 2002-05-15, (Volume 23). ISSN 0240-8910. doi:10.4000/abstractairanica.35173.
^ CAS Common Chemistry. commonchemistry.cas.org. [2022-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 Turning Big Ben's clock dials blue. UK Parliament. [21 October 2023].
^ Tannin Chemistry (PDF). [2009-12-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8-26).
^ Graham, Horace D. Stabilization of the Prussian blue color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phenol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92-05, 40 (5) [2024-12-25]. ISSN 0021-8561. doi:10.1021/jf00017a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2-25) (英语).
查论编藍色系
天藍愛麗絲藍蔚藍青天藍鈷藍矢車菊藍深藍丹寧布色道奇藍靛蓝 國際奇連藍深天藍薰衣草午夜藍藏青长春花波斯藍粉末藍普鲁士蓝皇室藍 青玉鋼青群青淺藍哥倫比亞藍藍
各色名稱的樣本如模板所列,但一系列顏色變化通常與每個顏色名稱有關。
查论编靛藍色系
藏青青金石靛鼠尾草藍韋奇伍德瓷藍鋼青寶石藍普魯士藍濃藍海藍暗礦藍 午夜藍靛藍
各色名稱的樣本如模板所列,但一系列顏色變化通常與每個顏色名稱有關。
查论编生物染色剂铁及含铁血黄素(英语:Hemosiderin)
普鲁士蓝
脂類
苏丹红
蘇丹二號
蘇丹三號
蘇丹四號
油紅O
蘇丹黑B
糖类
PAS染色法
類澱粉蛋白
剛果紅
细菌
革蘭氏染色
甲基紫/結晶紫
番紅
抗酸染色
苯酚品红溶液/品紅
亞甲藍
金胺-若丹明染色法(英语:Auramine-rhodamine stain)
金胺O
罗丹明B
结缔组织
三色染色(英语:trichrome stain):馬森三色染色法/利利三色染法(英语:Lillie's trichrome)
亮綠SF淡黄(英语:Light Green SF yellowish)
比布列希猩红
磷钼酸
固綠FCF
Van Gieson's stain(英语:Van Gieson's stain)
脱氧核糖核酸
DAPI
赫斯特染色
甲基绿
吉姆萨染液
其他
甲酚紫
孔雀石绿
苏木精-伊红染色
苏木精
伊红-Y
银染(英语:Silver stain)
顾冒林氏乌洛托品银染(英语:Grocott's methenamine silver stain)
嗜銀染色法(英语:Warthin–Starry stain)
甲基藍
赖特氏染色剂(英语:Wright's stain)
顾冒林氏三色染色法(英语:Gömöri trichrome stain)
中性紅
健那绿B
Movat's stain(英语:Movat's stain)
组织染色能力
嗜酸性(英语:Acidophile (histology))
嗜堿性(英语:Basophilic)
嫌色性
查论编螯合剂/螯合疗法(V03AC,其他)铁去铁胺# · 去铁酮 · 地拉罗司铜青霉胺#铅BAL# · EDTA#(右丙亚胺)铊普鲁士蓝其他/未分组ALA · BAPTA · DTPA · DMPS · DMSA · EGTA
#世卫基本药物(WHO-EM)
‡从市场撤回
†臨床試驗第三階段
§臨床試驗未到第三階段
医学导航:毒理学
毒理学 / 毒素
中毒和毒性
解毒剂
查论编六氰合铁(II/III)酸盐
H4[HCF]H3[HCF]
He
Li4[HCF]Li3[HCF]
Be
B
C
(NH4)4[HCF](NH4)3[HCF]
O
F
Ne
Na4[HCF]Na3[HCF]
Mg2[HCF](俄语:Гексацианоферрат(II) магния)
Al
Si
P
S
Cl
Ar
K4[HCF]K3[HCF]
Ca2[HCF]Ca3[HCF]2
Sc4[HCF]3Sc[HCF]
Ti
(VO)2[HCF]
Cr
Mn2[HCF]Mn3[HCF]2
KFe[Fe(CN)6]
Co2[HCF]Co3[HCF]2
Ni2[HCF]Ni3[HCF]2
Cu2[HCF]
Zn
Ga
Ge
As
Se
Br
Kr
Rb4[HCF]Rb3[HCF]
Sr2[HCF](俄语:Гексацианоферрат(II) стронция)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4[HCF]Cs3[HCF]
Ba2[HCF]Ba3[HCF]2
镧系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3[HCF]2(俄语:Гексацианоферрат(III) свинца)
Bi
Po
At
Rn
Fr
Ra
锕系
Rf
Db
Sg
Bh
Hs
Mt
Ds
Rg
Cn
Nh
Fl
Mc
Lv
Ts
Og
↓
镧系
La[HCF]
Ce[HCF]
KPr[HCF]Pr[HCF]
Nd[HCF]
Pm
Sm[HCF]
Eu[HCF]
Gd[HCF]
Tb[HCF]
Dy[HCF]
Ho[HCF]
Er[HCF]
Tm[HCF]
KYb[HCF]Yb[HCF]
Lu[HCF]
锕系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规范控制数据库 各地
德国
以色列
美国
学术
AA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