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问题是
鸟巢是鸟儿永远的家吗?
盛春时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瞧!迎春、海棠、玉兰互相争艳。听!鸟儿欢快地鸣叫着,忙着觅食、求偶、筑巢。
贴梗海棠
麻雀
儿博馆户外
野迎春
红胁蓝尾鸲雌鸟
没错!大多数鸟儿都会在春天开始筑巢。这时,植物返绿,昆虫也开始活动,为鸟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鸟爸妈们迫不及待地开始组建家庭、搭建鸟巢,有的甚至误闯我们人类的居所。
图源:小红书网友
那么,面对这些突然到访的“不速之客”,应该怎么办呢?
别担心,对于大多数鸟儿来说,鸟巢只是它们在孵化鸟蛋、养育鸟宝宝时所搭建的临时性“小家”。
当鸟宝宝在鸟爸爸、鸟妈妈的保护下逐渐长大,有能力飞离巢窝时,鸟巢的使命也就完成了。这时的鸟巢已经因为风吹雨打以及鸟类的粪便、食物残渣等污染,而变得不那么适合居住。自然而然的,鸟儿们就会离开这个曾经为它们遮风挡雨的庇护所。
图源:小红书网友
所以,如果在家中发现了鸟巢,请保护好这些美丽的小生灵。从搭窝到孵育幼鸟,请都不要去打搅鸟儿们。等待繁殖期过去,请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再去清理废弃的鸟巢。
瞧!儿童博物馆户外也有很多已经没有鸟儿居住的鸟巢。
鸟巢
荒摄于儿博馆户外
这些被遗弃的鸟巢并不是毫无用处。它们可以为其他小动物提供可靠的藏身之所,帮助它们更好地生存。当然,鸟巢还隐藏了许多鸟儿的秘密。通过研究鸟巢,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鸟儿的行为习性,为鸟类保护和生态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当这些鸟巢逐渐被大自然所分解,还能为土壤提供一定的养分。
春去秋来,无数的鸟巢在树枝、水池边被发现,看似形单影只的它们并不会被遗忘。鸟巢不仅守护着鸟宝宝的安全,而且陪伴和见证鸟宝宝的成长,更向科学家们悄然述说着鸟儿的小秘密!
一起看看科学家们在鸟巢中发现了什么吧?
知识小卡片
1. 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灰喜鹊的筑巢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发现这一对鸟在四、五天之内共衔枝666次,其中雌鸟叼枝315次、雄鸟351次。从所叼巢材的次数来看,有枯树枝253次、青叶154次、草根123次、牛羊毛82次以及泥团54次。可见,鸟类建造一个巢,的确是十分浩大而艰巨的“工程”。(数据来源:科普中国)
灰喜鹊
姜龙摄于儿博馆户外
2. 鸟类经常选用植物纤维、树枝、树叶、杂草泥土、兽毛(鸟羽)、苔藓等物来筑巢。有时,人类的物品也会出现在鸟巢中。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处游船码头,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鸟巢。在它层层叠叠的筑巢材料中,隐藏着六百余块人类垃圾,包括14个完整的医用口罩、30年前的巧克力棒包装袋,甚至还有90年代的麦当劳汉堡盒的碎片。(数据来源:果壳自然)
图源:果壳自然
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有很好奇的问题,请在留言里告诉骨碌吧。你的问题很有可能被选中解答哦!
撰稿:花卷
原标题:《鸟巢是鸟儿永远的家吗?》
阅读原文